下圖是我國貨幣增加的速度,我相信很多人會看的膽戰心驚。10年前,貨幣總量只有30萬億,現在已經接近140萬億了,增長了4倍多。
▼
用一個極端的說法,10年前的30元,相當于現在140元。所以如果你的錢只是放在銀行里做定存,甚至只是藏在床底下,那你就對自己的家庭做了重大的犯罪,因為你們家的錢正在無形的縮水,而你受到的懲罰,就是越來越窮。
今后,這樣的情況應該還會持續下去,我們的貨幣總量增長應該是在GDP的1.5倍至2倍,這將會成為一個常態。中國的經濟發展仍然需要大量的貨幣增發來掩蓋矛盾,從而推動實體經濟的轉型和升級。面對這樣一個資產貨幣泡沫化的情況,我們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積極的去擁抱泡沫。
當然,有很多在股市中碰壁的朋友會來質疑,擁抱泡沫的結果就是資產嚴重萎縮。其實,所謂的擁抱泡沫,并不是單純的要你去買股票,而是說我們要建立一個更加激進的,同時又不缺乏理性的理財觀念,要讓自己的財富,通過理財的方式獲得一種增值。
72法則與80法則
72法則:這是一個計算投資資產要多少年才能翻一番的法則。
其實很簡單,用“72”這個固定的數字除以年化收益率就行。
例如你投資1萬元,每年的收益率是3.5%(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需要20.6年時間,資金才會增加一倍(72除以3.5),變成2萬元;
如果你選擇的理財產品收益率為18%,那么只需要4年(72除以18),本金就可以增值一倍變成2萬元。
80法則:權益類投資(如股票)金額占所有投資資金的比例 = 80 - 你的年齡,剩下的資金應該投資固定類產品。
比如你現在是35歲,有10萬用于投資,則你應該拿4.5萬元炒股或購買基金:(80-35)%*10=4.5萬。剩下的5.5萬要投資固定收益產品(銀行)。
顯然,權益類產品是用來搏高收益的,而固定收益類產品就是確保安全。
常見理財方式
余額寶是大家使用較多的投資工具。不過余額寶這類“活期”性質貨幣型基金的投資,目前在央行不斷降息的影響下,收益也是下降較為明顯,目前余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僅為2.76%左右。但其作為一種零散資金的管理工具還是不錯的。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跟余額寶類似,也是處于一個緩慢走低的境地。不過,綜合來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還是可以的,特別是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家庭和退休收入較少的人群而言。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目前平均在4.5%-5.5%左右。
基金類投資,品目繁多。保守一些的債券基金,可能收益不高。而股票類基金和一些混合基金,收益可能相對較高。一些混合基金也不錯,年化收益率7%-14%,具有中等規模資產的可以配置。
P2P的本質是利用互聯網的高效率優勢,進行資本的重新配置。這種普惠金融能給投融資雙方都帶來利益和好處。因此,P2P仍然是一種有內在價值的投資模式。大致可認為,目前的市場平均年收益率在6%-15%。
股票投資,如果短期存在一定的風險的話,那幾乎是可以肯定的。但從長期來看,比如5年、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選擇好穩健的公司,有長期發展前景的公司來投資的話,那還是不錯的,應該會比存銀行的獲益要大很多。
來源: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