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自2014年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其提法從2014年的"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到2015年的"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再到今年,提法已經變成"規范發展"。
▼
3月5日上午舉行的政府工作報告會,互聯網金融第三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總理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自2014年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其提法從2014年的"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到2015年的"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再到今年,提法已經變成"規范發展"。
縱觀近幾年互聯網金融行業,結合每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每年互聯網金融大事件的盤點,不難從中看出其對行業的影響力。
先來看看2015年互聯網金融都有哪些大事件?
1、P2P網貸行業發展與問題共存
截止2015年12月31日,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監測,P2P借貸平臺共3657家(僅包括有線上業務的平臺),正常運營的有1924家,較去年年底增長74.1%;但是正常平臺僅占到全部平臺的52.6%,較去年同期(49.8%)增長了2.8個百分點。
2、12月28日P2P監管細則正式公開征求意見
2015年12月28日,銀監會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部門研究起草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并征求了相關部門的意見,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意見》規定,所有網貸機構均應在領取營業執照后向注冊地金融監管部門備案登記,備案不設置條件,不構成對網貸機構經營能力、合規程度、資信狀況的認可和評價。同時,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對備案后的網貸機構進行分類管理,并充分信息披露。
3、12月18日宜人貸上市
12月18日,宜信旗下P2P平臺宜人貸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成為中國P2P在美上市第一股。但宜人貸上市首日即破發,當天以10美元股價開盤后,暴跌超過10%,最低跌至8.35美元,收盤價為9.1美元,跌幅達9%,按收盤價計算市值為5.32億美元。
4、12月8日e租寶事件爆發
2015年12月8日,e租寶涉嫌違法經營,接受有關部門調查。2015年12月16日,公安機關已對"e租寶"網絡金融平臺及其關聯公司涉嫌犯罪問題依法立案偵查。[1]2016年1月,警方通報e租寶非法集資案,一年半非法吸收500億。2016年2月,公安部開放登記"e租寶"案投資人信息。
5、7月18日央行等10部委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央行、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務院法制辦、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國家網信辦十部委起草《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按照"依法監管、適度監管、分類監管、協同監管、創新監管"的原則,確立了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等互聯網金融主要業態的監管職責分工,落實了監管責任,明確了業務邊界。
指導意見的出臺,意味著互聯網金融即將告別野蠻生長時代,監管層的態度從"放任"轉向"規范"。
6、4月16日螞蟻花唄上線,6月25日浙江網商銀行開業。
此外,還有眾多監管意見或者條例下發,總之,2015年是名副其實的互聯網金融"政策年"。
整體來看,2015年行業在繼續爆發式發展過程中也面臨眾多問題,P2P行業風險事件屢屢爆發,金融詐騙、非法集資案件增多,而監管層的步伐也快了、緊了。
自昨日起,2016年兩會開始召開,關于互聯網金融的議案也廣受關注,明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備受期待,不知道會有什么部署。
往年兩會期間互聯網金融的情況:
2014年互聯網金融大事件盤點
1、快的打車與之支付寶合作,滴滴打車與微信支付合作,阿里騰訊打車大戰,點燃移動支付年度大戰;
2、百度錢包上線,互金領域再添大軍;小米投資積木盒子進入互聯網金融;
3、京東發布消費金融戰略;
4、螞蟻金服集團成立;
5、傳統銀行改革,進入互聯網金融浪潮;
6、五大民營銀行獲批;
7、眾籌平臺紛紛涌現,這一年被稱為眾籌元年;
8、P2P行業發展與問題共存,央行密集出臺政策監管互聯網金融;
(央行發布《關于清理規范非融資性擔保公司的通知》、《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手機支付業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暫停支付寶公司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等指令,后提出"互聯網金融五大監管原則","對互聯網金融差別化監管"等。)
2014年,互聯網金融行業迅速發展,互聯網巨頭BATJ紛紛布局,傳統銀行業等金融機構也陸續入場,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如何提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首度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利好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做政府報告發言。
其中關于互聯網金融的提法較多。而這也是互聯網金融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報告中,在對2014年的政府工作回顧中表示,過去一年國家在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新的增長點,促進服務業的發展,支持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并提到,過去的時間,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新興業態快速增長。
在對2015年政府工作的部署中,報告指出,要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是競爭高地。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此外,對于互聯網金融首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互聯網金融有不同形態,風險各異,要根據風險外溢性的不同采取不同監管辦法。央行正在加以研究??偟脑瓌t是鼓勵創新發展,規范和完善監管。
在此之前,周小川表示,互聯網金融業務是新事物,過去的政策、監管、調控等方面不能完全適應,需要進一步完善??傮w來說,金融業的政策是鼓勵科技應用的,要跟上時代和科技進步的腳步,但現有的一些政策不全面,有的地方有漏洞,有的地方競爭不一定公平,會通過改善促進健康發展。
易綱在參加全國政協小組討論會期間時表示,市場對余額寶等金融產品可能帶來的風險有很多議論,主要針對相關產品可能帶來的流動性以及價格波動等風險。為此,央行會進一步關注市場變化。
2013年互聯網金融大事件盤點
1、2013年3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籌備成立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6月13日,阿里集團"余額寶"正式上線,資金規模突破百億元,客戶數可能超過400萬戶。
2、京東商城成立京東金融集團,正式進軍互聯網金融。
3、各類互聯網金融研究平臺出現,學界、業界開始將關注點放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研究上,互聯網金融的浪潮襲來。
2013年余額寶的發展使得互聯網金融迅速火爆起來,2013年也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2014年兩會期間,代表、政協委員們對余額寶的發展、風險、監管等的探討較多。
整體來看,互聯網金融的規范發展被廣為關注,提案也聚焦在對行業的監管上。
2014年兩會期間如何議論互聯網金融?
李克強: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2014年3月5日,國務院李克強在全國人大會議上表示,來年將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擴大金融機構利率自主定價權,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