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申請貸款感覺都很輕松,但是輪到我的時候為何卻困難重重?!”
▼
相信很多借款人都有這樣的感受。你我都知道,不論是公積金貸款,還是商業貸款,每一個資金出借機構對借款人都有著一定的要求。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成功辦理貸款。
那么,哪些人在申請借款時,最容易被拒絕貸款呢?
“信用白戶”就是指從未在銀行辦理過信用卡或貸款的一類人。由于透過信用報告也無法看清他們的信用面貌,所以有些“保守派”機構并未向這些人開放。不過,一些秉持著“一回生兩回熟”經營理念的金融機構也會愿意為這類人提供貸款。
征信不良者可真就是犯了所有金融機構的“大忌諱”了!兩年內出現過連續逾期3次或累計逾期6次的嚴重程度,資金出借機構會條件反射一般拒絕貸款。個人征信不良記錄唯有靠時間和良好的還款習慣去修復并重塑良好的信用,屆時才能重新獲得貸款的資格。
銀行流水作為收入的佐證,是貸款申請時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當然,如果你有自己每月往工資卡里存入工資所產生出的自存流水,在一些民間借貸機構面前同樣奏效。只是,如果你連這也沒有的話,若想貸款,結局恐怕只能用“可惜”二字來形容了。
穩定的工作意味著有穩定的還款來源。因此,如果借款人沒有穩定的工作也沒有另外的財產性收入,或者剛工作不久,正處在試用期的話,那么申請貸款被拒絕的概率比較大。一般來說,收入越高工作越穩定的人群,申請貸款成功的概率也越高。
雖說貸款對戶籍沒有限制,本地和外地人員同享一樣的“貸遇”。但如果外來人員沒有穩定的居所,將意味著一旦客戶逾期還款,未來的催收工作將頗有挑戰意味,不排除有“大海撈針”的可能性。為了盡可能避免這種狀況,金融機構也可能會拒絕住所不穩定的借款人的貸款申請。
碰上農民工“赤手空拳”,沒有任何抵押物相助的求貸申請,大多會選擇婉言拒絕。究其原因,不是嫌貧愛富,實在是資金風險難以把控:一來農民工大多是現金收入,缺少工資流水,不滿足申請條件;二來工作性質所致,收入極其不穩定;三來學歷和法律意識薄弱,還款意愿不禁讓人打問號。
未成年人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以及還款能力欠缺,因此是不能申請房屋貸款的。除此之外,辦理貸款的條件之一就是借款人的年齡必須在18歲以上,部分銀行甚至會要求借款人的年齡在20歲以上,因此未成年人貸款是一定會被拒絕的。
有的金融機構規定,貸款人的年齡加上貸款年限不可以超過65歲,也就是說,貸款人的年齡如果過大,那么成功貸款的可能性就會變低。此外,年齡過大的人,身體素質會下降,可能會有大筆的醫療支出,這就會直接影響到其按時還款。
來源:信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