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融詐騙的案子屢屢發生,詐騙的花樣也層出不窮。2015年的金融界,更是出現了泛亞、e租寶等“明星”案例。下面我們就來起底十起金融大騙局,望引以為戒。
▼
昆明泛亞有色金色交易所的一款“日金寶”的資金受托產品,導致430多億投資人資金無法兌現。 2015年9月21日下午13點30分,超過100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泛亞投資人聚集在證監會門口維權。他們身著印有標語的白色T恤,拉起橫幅,高喊“活捉單九良,還我血汗錢”等口號。監管的缺失,人性的貪婪,令這家號稱世界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延續了數年瘋狂的圍獵資本游戲。最終資金鏈斷裂,20多個省份的22萬投資者的430億元資金難以討回。 事發后,一個被北漂碼農在微博撰文講述自己與泛亞的悲情故事,一時間“你貪的是利息,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傳遍朋友圈。我就特別納悶,這么多人被騙,就沒一個識破的嗎?是騙子太高明呢,還是被騙的人太貪婪呢?泛亞明明是家公司,卻成了這么一個類似官方機構的交易所,當地政府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呢?我腦子不夠用,你們自己琢磨。 金賽銀基金董事長王維奇,連環詐騙犯,金融圈的“岳不群”。 今年突然火起來的互助金融,玩的人可以得到30%的月收益率,通過發展下線來維持,許諾高回報和高抽成。沒有經政府核準的公司組織,只有一個復雜無比的網站,早在20多年前,就被定性為世界上最大的龐氏騙局之一,但玩的人樂此不疲,甚至下血本投資。他們抱著僥幸心理,覺得賺一把就跑,無比自信的覺得自己不是那最后一棒。只能說,傻子太多,騙子都不夠用的。 12月3日,網貸之家曝光“e租寶疑在緬甸開銀行洗錢”,e租寶官網接連發布兩篇“e租寶關于網絡惡意傳聞的聲明”。 12月16日,北京警方通報稱,對e租寶進行立案調查,全面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資產。 本源意義上的P2P,有很強的生命力,其生命力表現為降低融資成本、倒逼金融改革、普惠金融。而e租寶則是披著P2P的外衣,實際上做的是傳統意義上的非法集資。 10月左右,一篇名為《P2P崩盤緊急提醒!677家跑路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列舉了詳細的跑路公司名單,提醒著投資者其中的風險。 雖然跑路潮頻現,但國家還是在支持互聯網金融的發展。11月3日,十三五規劃建議發布,提到要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這是其首次被納入國家五年規劃建議?;ヂ摼W金融成為國家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中的重要一環。 其實,從這個角度來看,677家P2P大跑路也不失為一件好事,隨著國家的重視以及相關法律的完善,這都會加速P2P大洗牌,未來P2P行業將越來規范、透明。 但是,畢竟目前P2P還處于洗牌中期,中間還有一批公司在渾水摸魚。具體的投資技巧不多說了,網上一搜一大把??傊?,投資者在做任何投資之前都要三思而后行,別搭上這跑路潮的最后班車... 一般以年利率20%、30%甚至更高的回報為幌子,投資者一開始投入的幾萬后,嘗“甜頭”便追加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最終借款人逃跑、企業倒閉。 銀行飛單,即銀行員工被投資公司的高傭金所吸引,私自與其他投資公司“勾結”,以銀行的名義出售投資公司的理財產品,并過分夸大收益加以蒙騙,導致投資者上當。 幾個月前,多位市民稱在農業銀行北京通州支行次渠分理處客戶經理李某處購買理財產品,但到期后本金與收益均未兌現,共涉及17人2248萬元,這起事件就是典型的銀行飛單案。 在這里教你三招認清銀行飛單: 第一,要看清相關理財產品合同條款,看清楚合同方是否有銀行參與、是否有銀行印章,還要注意鑒別印章的真偽; 此外,還應該注意一些銀行銷售兜售的所謂理財產品其本質就是分紅險或者投連險。這類保險的整體的保障功能不強,整體保費較高,期限較長,而且分紅險中的分紅并不保證,投資者要加以分辨。 前幾日,蕭山日報爆料稱,一年多前,16位來自蕭山、杭州、寧波等地的存款人,把高達2.88億元巨額資金存入中國工商銀行甘肅省臨夏東鄉(縣)支行,如今存款到期超過一個多月,竟然無法從銀行兌付。 以高額回報誘惑客戶開戶,然后開始向你介紹現貨白銀,說現貨白銀交易更加靈活,可以雙向買賣,漲的時候可以做多,跌的時候可以做空,盈利空間大,開戶后,有專業的老師帶著操作,做了幾天可能會賺一些,然后會說你的錢太少來錢慢,又讓投資者加大資金量,結果就是無休止的虧損。 人民日報:4000點是牛市起點(結果散戶進去大盤瞬間到2850點)。 央行:5100點時周小川頻繁發文股市正健康發展(結果最后一批央行違規信貸資金順利從股市套
9月底,位于北京金融街上的中國平安集團北京分公司樓下,聚集了近百名投資人向平安集團維權,60億投資款不翼而飛。他們表示購買了中國平安北京分公司兜售的理財產品出現了兌付危機。而其背后則是產品發行方深圳金賽銀基金的倒閉。
回過頭來看,金賽銀用了這些花招哄騙投資者的信任。一是裝門面,其在深圳租了一個非常高檔豪華的會所,給投資人以“高大上”的形象。二是傍官員,打著政府項目名義進行推銷。三是以平安保險擔保的幌子,投資者爆料稱有200多名平安保險的業務員參與其中,很多投資者以為是平安保險的產品才買的。四是吹掛牌,不懂的人還以為有多牛,實際上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門檻極低,比新三板差了很多,更別提創業板和主板相比。
事后平安保險也對此次事件進行了回應,稱平安人壽業務員私下違規推介金賽銀產品的規模約為1億元左右。并且會積極配合調查,不會推卸責任,一切等待警方的調查結果...
比較出名的應該是,四川匯通擔保事件。匯通擔保注冊資本9億元,為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區注冊資本最大的股份合作制信用擔保專業公司之一。其偽造了大量的借款項目,注冊了上百家空殼公司,并通過數十家投資理財公司從民間籌資,最后資金鏈斷裂。據媒體報道,涉案金額在100億左右,事發后,其高管潛逃出境。
不僅如此,匯通之后,四川民間金融依舊余震不斷,老板跑路、失聯、被抓成了四川民間借貸圈里的常態。同時,陜西、甘肅、河南等地也曝出投資公司、擔保公司“跑路”事件。
另外,擔保這塊,值得一提的還有曾經國內第二大、河北省內最大的擔保公司河北融投事件。其所擔保的項目牽連銀行、信托多家金融機構甚至民間借貸,可能造成不良資產達幾百億元。后來事件繼續發酵,引發血案,一家私募基金公司環球巨富CEO被捅成重傷。
第二,要仔細辨別理財產品收益?,F在銀行理財收益一般在4%左右;
第三,要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明確了解產品是否保本,募集資金具體投向,收益、期限等等。
事件大致的經過是這樣的:當地一家大型民營企業的負責人魏某,先以高額貼息的方式吸引浙江等地儲戶到東鄉縣工行存款3.12億元。然后勾結銀行高官騙貸。多個資金中介人從中層層拿到數額不等的傭金,遠高于存款人的貼息幅度。魏某組織有關人員偽造上述存款人的大額存單,再以假存單作質押,向銀行騙得巨額貸款。
目前警方已抓捕了一批涉案主要人員。涉案資金也已經被凍結,警方稱如果當事人能夠證明存款資金來源合法正當,經調查核實才會將逐步解凍存款。
實際上就是一場對賭游戲,交易軟件被后臺人為操縱,交易所、會員、代理商層層設置陷阱,行情處于高位時不能平倉、本該下跌的白銀價格,在交易軟件上卻直線飆升。勢單力薄的散戶們要想賺到錢,幾乎是不可能的,虧損的錢都被代理商賺走了。